本报讯 公务员养老金远高于企业退休人员退休金的“双轨制”在全国两会掀起热议。7日,曾任国家人事部副部长、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的全国政协委员步正发向媒体披露,我国正在构建完善的养老保险体系,所有人、所有单位缴纳养老保险费和享受待遇将一视同仁,“机关和事业单位将来都要纳入到养老保险缴费的行列”。
“双轨制”拉大群体差距
“同样是正厅级干部,在企业退休只能拿4000元,当公务员退休则可以拿8000元,而且公务员工作期间还不用交养老保险。”全国人大代表、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国安道出退休金“双轨制”出现的一种“怪象”。陈国安认为:“养老金是每个人的‘养命钱’,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社会对一个人一生贡献价值的评价。这种属于国民收入再分配范畴的社会保障体系,在制度设计上首先应该注重保持社会稳定和维护社会公平,而不是拉大群体差距或带来更多的社会矛盾。”全国人大代表、广东省国资委党委书记刘富才则持不同看法,他举例反驳:自己是正厅级干部,每年工资、福利等加在一起有10万元,但同级别的国企老总,优秀的是80万元,最差的也有46万元。刘富才感慨:假如他一直在企业工作,现在工资加起来就有上千万了。
机关一两年内纳入基本养老保险
显然,刘富才代表没有考虑到更为广大的普通企业员工的情况。多数代表、委员认为“双轨制”造成了不公。
“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将来都纳入到养老保险缴费的行列。”步正发说,有关的养老保险体制正在研究当中。步正发表示,目前的工作是建立一个完整的养老保险体系,养老保险要求对所有人口全覆盖,并且要形成一个体制,不同类型单位相互之间的缴费年限、缴费金额等都可以转换,也就是养老保险“跟人走”。
7日,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做客某网站时,也透露了类似的信息。他说,养老保险一两年内就能完成并轨。到时,基本养老部分,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将按一样标准。但是公务员另外会有“年金”,因此退休金还是会比企业高一些。他建议:“你们(网友)也要向企业提出来,要求建立‘企业年金’,这是你们自己要做的,将来你们不要输在‘年金’上。”
何谓“企业年金”
企业年金即补充养老保险,由企业和员工共同交费构成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是强制性的,任何企业都必须参加,但企业年金却是自愿的,有条件(效益好)的企业才建立。企业为职工缴纳年金,可在一定比例内享受税前扣除。目前,广东不少行业如电力、电信、银行等已为职工购买企业年金。